Friday, January 28, 2005

我和彊屍有個約會?

亞視重新投資拍劇、製作綜合節目,一來便是鎮台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II之永恆國度》;重金禮聘萬綺雯、尹天照等回巢,務求要平地一聲雷,打響頭炮。

自九八年開始,我已經是《殭屍》忠實Fans,只因劇本寫得好,夠新穎,夠噱頭;馬小玲的高傲、況天佑的婆媽、王珍珍的平實、山本一夫的狂妄,每個角色都設計得鮮明,引人入勝。

《殭屍》台前幕後的努力並無白費,劇集收視超乎想像,好像有十四、五點,算是罕有地打敗了無記;這次的成功,也造就了編劇陳十三。

各方對《殭屍》劇本的評價甚高,也自然將功勞歸於陳十三的身上,陳不負眾望,及後也寫了幾部不俗的作品,雖然並未叫座,也替自己奠定了亞視皇牌編劇的地位;到了二千年,亞視公佈開拍《殭屍II》,揚言不惜工本、原班人馬上陣之餘,更請來任達華飾演在《殭屍 I》中從未露面的重要角色 --- 殭屍王 將臣!

第二輯《殭屍》確實令人期待,由於第一輯的結局已經去得很「盡」,姑此一看陳十三如何力挽狂瀾,將故事合情合理的延續下去。

結果倒沒有令我失望,故事頭段確是鋪陳得絕妙,沒有自打嘴巴的地方,而且刻意往外地取景,特技效果做得更仔細,看得出是別出心裁之作。

可惜,《殭屍II》中後段的發展太過浮誇,而且節奏太慢,變得冗長,尾聲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胡亂作結,唯一可取的是將臣一角,亦正亦邪夠吸引,任達華也演得夠「型」,搶盡其他角色的風頭!

隨著《殭屍II》的結束,也代表了亞視劇集的沒落,直至去年開拍《殭屍III》,卻又再次燃起我的「殭屍」之情;加上BT的普及,更令我輕易將之輯綠,諸方好友在我強烈推廌底下也成了彊屍迷,共同期待《殭屍III》的來臨。

《殭屍III》,一個字 --- 差!基本上是一齣鬧劇,霸王硬上弓的將故事交代,又神又魔的大戰一餐,常常交代往事便用上兩三集,前世今生、遠古現代交替得一塌糊塗,角色又無聊、毫不著述,感情位流於表面,失敗之作也!

一輯比一輯差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恐怕再沒有第四集的餘地了,我一向支持亞視,但若然再有《殭屍III》的同類劇集出現,相信亞視戲劇組很快會再面臨解散。

懷念《勝者為王》,也懷念《中國教父》,懷念陳庭威,也懷念亞視往日的創意。

Thursday, January 27, 2005

奧斯卡巡禮之最佳外語片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又來了!

今年華語片低落,未能提名《最佳外語片》獎項,《2046》及《十面埋伏》名落孫山,恐怕王、張兩位導演也難辭其咎;客觀地去分析,這是一個經驗、一個教訓。

不敢說《2046》、《十面埋伏》拍得差,但也不敢說拍得好,好電影向來有兩個既定原則,一是叫好、一是叫座,經典電影叫好又叫座,差劣電影則相反。

觀乎上述的法定原則,《2046》及《十面埋伏》我不評級,你們自已來評評。



奧斯卡在電影界的地位,無可代替;甚至乎遠在東方的我們也同樣緊張賽果,奈何美國人太民族主義,而且心存種族偏見,漸漸地,變得公式化、意料之內。

獎項,應該由實至名歸者所有,牽涉太多商業、利益甚至政治因素只會令公信力銳減,自討惡果,這番說話,不單要告訴奧斯卡,也同時提醒香港電影金像獎!

永遠支持張兆輝!

Wednesday, January 26, 2005

雙重性格

友人們常對我說:「你怎也不似是個懂寫字的人!」

原因是我爛玩、爛飲、爛口,往往幹著些與寫作人背道而馳的事情;一個懷有三十多吋啤酒肚的廿四歲「老積怪」,竟然愛電影、愛看書、愛寫作,令人咋舌。

我曾經懷疑自已有多重人格分裂症,及後鑽研心理學時才明暸自己的敷淺,正確一點來說,這只不過是雙重性格,好動又好靜而已。

我愛釣魚、看戲,也愛桌球、足球;我愛探討名人哲理,也愛以粗話問侯你;我愛寧靜的喝Café,也愛劈酒玩大話骰。

朋友們,你也有雙重性格嗎?請留言陳述。

熟悉我的朋友們,請也留個言,寫一下對我的感受。

因為我實在很想當個「似是懂寫字的人」,鳴……

Tuesday, January 25, 2005

猛片推介-《迷失兒魂》

昨晚看了《The Forgotten》(迷失兒魂),果然是一部上佳之作!奇怪竟然沒有在香港戲院上映,只是直接出碟作罷。

從友人口中得悉這是美國開畫票房的冠軍,更覺奇怪,因為現在所上映的荷里活大片,大都標榜著什麼什麼冠軍,從而引誘你入場觀看,最後你只會狠狠的將票尾扔在地上踐踏一番!

若然愛看懸疑刺激的觀眾,《The Forgotten》一定可以滿足得到你;尤其在氣氛的營造上,能帶給觀眾極具震撼性的感官享受,總勝過看一味在爆炸鎗戰的戰爭片,只會有種震耳欲聾的感覺。

劇本談不上是一流,但勝在題材新穎,引人入勝,而且Julianne Moore 與 Kovaleski Christopher 演得同樣出色,由頭至尾皆一絲不苟,實在是值四粒星的推介!!

Monday, January 24, 2005

我的難忘婚宴

一向自問記憶力甚佳的我,終於慘遭了第一次滑鐵盧。

一大清早便起床去處理好雜務,然後架上光鮮的西服,準備出席舊同事在香格里拉所舉行的盛大婚宴。

豈料甫一到達,卻總是找不著「何府宴客」的牌匾,難道我記錯了地址?

經過幾重的電話咨詢,終於聯絡上有份出席的其中一位賓客,她有點愕然地道:「什麼?這已是昨晚的事情了!難道你現在才到達嗎?」字裏行間,倒是有點譏諷的味道。

我站在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大堂,呆了好半響。

我無奈地草草掛了線,然後致電予主人家,連聲致歉;對方一聽到我的遭遇,也禁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我繼續站在香格里拉的大堂,任人恥笑;幸好平日也並非吝嗇之輩,否則隨時被人誤認為不想送禮而有心堆砌出來的一個籍口,到時便只得百詞莫辯的份兒。

最後,我穿著畢挺的西服,到了「源記」吃了一碗紫菜四寶河。

女友在「源記」一看見我,立即咧嘴笑道:「低能兒童!」

老哥又到了「源記」,再道:「咦?還未去婚宴嗎?」

友人致電刻意地笑問:「怎樣?乳豬全體好吃嗎?」

唉,救命!

我發誓以後也記住一月廿三這個日子,以示警戒!

Sunday, January 23, 2005

何謂值得

有人認為,當今香港電影一團糟,我認同。

唯一有所刁難的去拆解,我認為一團糟的,不只是電影業,而是整個創作體系!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音樂創作;自從有了電腦下載之後,音樂事業便開始陷入了谷底,下載一齣電影平均需時六至七個小時,令很多普通的電腦玩家卻步,也由於香港人對電影畫面品質上的追求,故此也仍有大部份市民願意掏腰包入場或購買正版VCD、DVD。

相反,下載一首歌曲卻只需數十秒,而且大部分種子皆由正版CD轉檔,質素極有保証,再加上隨身聽MP3 Player的大行其道,實在想不出一個理由要我花費近百元去換取十二首歌曲。

如果十二首歌曲也是自己鐘愛的還可以,很多時除了一兩首主打歌外,其他的可能連名字也記不起;這樣計算下去,豈不是要五十塊錢才換得來一首歌曲?這絕對不合符本人的經濟原則!

何不自己輯錄一隻自已喜愛的光碟?本著這個信念,我開始了瘋狂下載的生涯;80GB的硬盤只餘下12GB,保守估計,十四個資料夾內總共有六千多首心水歌曲!香港的、台灣的、英國的、美國的、日本的……統統都給我滾過來!哈,多快感!

正當我以為自己一世也不會再光顧唱片店的時候,一隊來自台灣的樂隊組合,卻叫我忍不住購入他們一張正版專輯,以示鼓勵!

兩男一女的組合 --- F.I.R.

F.I.R.是一個新晉的樂隊組合,所有樂曲均由三位成員包辦曲、詞,近年憑一曲《Lydia》打響了名堂,其後炮製了多首動人的歌曲如《你的微笑》、《我們的愛》、《Fly Away》等,近作則有我最愛的《我要飛》,其創作的樂曲旋律多以輕快為主,歌曲原創味道十足,編曲一流,加上詞功上乘及女主音的優秀演譯,實在是近年樂壇難得一見的實力組合。

坦白說,我實在不情願F.I.R.成為我三年來首張認為值得收藏的唱碟,何謂值得,能力是也。

反觀香港樂壇台前幕後,只好嘆句:霑叔,你何時回來?

Saturday, January 22, 2005

現在是下午四時正,百無聊賴的我,依然是這樣百無聊賴,在電腦滑鼠上無意識的按著。

今天平靜得有點可怕,或許是春節將至,加上是星期五的關係,大家的工作情緒已經處於休假的狀態,抱著一個準時下班耍樂的心情,平平穩穩的把時間熬過去。

我暗嘆了一聲,心想這班嘩鬼作反了,奈何連自己也找不出有啥可幹,唯有呆望著螢光幕,擺出一副大忙人的模樣;平日每隔兩分鐘便會響一遍的檯頭電話,竟然「出奇」地哼也沒哼一句。

要你看著時間逐秒逐秒過去的感覺,原來一點也不好受。

Friday, January 21, 2005

「森」理學?

大概在大半年前,因為構思寫《犯罪王》的關係,令我與心理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我開始翻閱各地心理學權威的經典名著如彿洛依德的《夢的解釋》、《精神分析引論》,榮格的《心理類型》等。

走遍全港的大小書店、圖書館,也只能找出二、三十本典籍;自問閱讀速度驚人,數十本厚達數百頁有關心理學的書藉,也只能滿足我兩個月的時間。我開始有點懊惱,因為當我對心理分析有了皮毛認識的同時,上天竟然要我將它擱下!

老哥有天突然對我說:「怎麼不到台灣去搜尋一下?」對,果然又是一次當局者迷的體驗,怎麼我連這簡單的方法也沒想過?於是下定了決心,待手頭去的工作完成後,便立即飛往台灣搜購。

這次以玩樂為名的台灣之旅,倒是充實,一連數天也沉醉在遠離繁囂的感覺之中,偶爾享受一下這種心境上的寧靜,完全抽離在香港那種分秒必爭的舉止,每一天只是在想著到哪裏看書、泡咖啡的生活,由衷的說句:夫復何求?

台灣的文化氣息比香港優勝得多,書種及數量更是叫人興奮;隨意走到誠品的心理學類別書架,我雙眼瞪得像是垂死病人般大,恨不得將之全部掃入購物籃之內!當然,最後女友隨意用上一個行李箱沒有空間的下三流藉口,將購物籃內過半數的書本放回書架。

唉…

從台灣所買的書藉當中,最欣賞《理情行為冶療REBT》及《短期認知行為》兩本,內裏的查解、範例及舉證都交代得鮮明,重點清晰明確,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心理治療師的參考籃本!

可能是看得太兇的關係,近來每逢與友人高談闊論的時候,總會不其然的搬弄心理學上的名詞,將所有問題都與心理拉上關係,再是這樣下去的話,恐怕在不久將來,我也會患上了心理病!

準備報讀催眠治療師證書,友人們嫌我太走火入魔,也是一句,不能自拔!

Thursday, January 20, 2005

我在桌球室的日子

這次,我要說一個桌球手的故事。

當然,故事的主角就是我 -- 凌森。

我不介意去承認,我是一個桌球高手!

中學時期的我,是個名符其實的運動健將,田徑、足球、網球、籃球樣樣皆精,曾是無數少女心儀的對象。

請別被我現在的身形所誤導!我是在投身社會後的兩年,才暴肥了五十多磅!

也請別問我為何會弄致如斯「田地」,直至目前為止,我也找不出兩年間由百二磅變成百七磅的原因。

或許,是近幾年開始迷上桌球這玩意所致。

一切一切,要算到七年前認識現任女友的那一天;當時還有六塊腹肌的我,戀上了一個我不應該愛的人 --- 一個桌球女高手!

當年為了爭取更多的話題,加上有個最好不過的藉口與她單獨約會,於是便向友人求教,拼命地練習桌球技術。

從姿勢到瞄準目標球的緞練,足足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我有點沮喪的問友人:「我資質太差嗎?為何總是敗於你手?」友人頓了頓答道:「兩個月時間便想勝過嗎?我已打了五年桌球,當年單是要準確擊中目標球也花了半年時間,更諻論要入袋!桌球這種運動並非如此簡單,當中有著很多的學問。來,我來認真的和你打一局,教你看看何謂桌球吧!」

當時好勝心極強的我,便拿一頓飯來作賭注,友人讓五十分,我心想:「只要自己唔Miss、『撻死』就可以了!」 (註一)

結果,我在友人讓五十分下,最終還要慘敗四十分,而且全局只曾射入一隻黃波。

友人在控制白波上的功夫顯然比我優勝得多,每每在射入紅波後均能成功調教顏色球,而在射入顏色球後又成功調教下一隻紅波;當沒有信心射入紅波時,他總會將白波放到一個遠程、而且令對手無法命射的地方,就是這樣,我眼巴巴的看著他「手起刀落」,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我技術性擊倒。

這是我初次感受到何謂「高手」!我開始對桌球有更深的體會。往後的日子,我開始研究桌球這種運動,平日除了跟女友「練波」之外,還不斷地挑戰實力比我強的對手,熟識我的對手們,卻清楚明白我所提出的一個古怪原則:無論實力如何懸殊,也不可以讓分!

女友認為可能是經過上一役敗陣留下的陰影,也可能是自尊心較強所催化的負面反應;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想對手盡量發揮射球技術,好讓我從中偷師,掌握「校波」(註二) 技巧;而且在讓分下,就算自己勝出亦有點勝之不武,怎及得上在平等的比賽中勝出的那份喜悅?若然對手稍一不慎被我擊敗,下一局必然拼盡全力使出真功夫去挽回面子,孫子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天的我敗陣卻能看清對手的真正實力,不久將來我定能一雪前恥!

憑藉著這個信念,加上經常收看世界各地的桌球比賽,我和女友的桌球技術進步神速;沒錯,是我和女友!

坦白說,女友球技之出眾,是我生平未曾見過!

很多經常「蒲波樓」的男士們,也曾是她的手下敗仗;每逢她站到較開揚的地方作賽時,總會引來一批觀眾圍觀;亦每當她「起Q」、「起Break」(註三) 之時,周遭的觀眾均會傳來一陣嘩然。

曾經,我在俗稱「波王檯」(註四) 之上,慘敗給她五十多分!簡直是顏面何存!

我替她起了個綽號,叫「旋風神射手」,皆因她的遠程射術非常精湛,加上打球速度媲美奧蘇利雲 (註五),故特此命名;別以為我在托大,只要訪問一下曾與她「交手」的人,都會支持這個名號!

大約在兩年前,我創下了自已一棒的最高分數 --- 七十一分!當時我激動得有點想落淚的衝動,因為我從最客觀的立場去看自已,也終於認同自己是一個桌球高手了!就算之前擊敗了眾多高水平的對手,我也不停去麻醉自己,只是對手發揮不佳,自己才能僥倖勝出。

今天,我依然一星期數晚也會流連於桌球室之內,依然是全場表現得最認真、最專業的一個球手,就算是與女友交鋒,我也竭盡全力,不會隨便放軟手腳,這是我和她溝通裏的一個共悉,全力以赴、認真審慎,漸漸地,成為了我的人生觀、左右銘。




註一 : 撻死 --- 白波掉入袋內,球手會被扣掉至少四分,最高七分,視乎顏色球的分數而定奪。

註二 : 校波 --- 意即當你射球的同時,要把白波放到打下一隻球的有利位置。

註三 : 起Q --- 即狀態大勇、心想事成; 起Break --- 即一棒內連續射入多隻球,令對手無法埋檯。

註四 : 波王檯 --- 每間桌球室中最當眼、最昂貴的一張球檯,通常只有該場的常客及比賽時才能使用。

註五 : 奧蘇利雲 --- 現役世界著名桌球手,以打球速度快而準見稱,而且左右手皆能打球,更加以五分三十二秒的世界紀綠時間創下一棒最高分數一百四十七分。

Wednesday, January 19, 2005

寫作人有機心!!

我討厭執起筆,想到什麼便寫什麼的那一種感覺。

因為我從來都不喜歡沒有分析計劃地去做任何的一件事情。

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啼笑皆非,寫作人的情懷理應是豁達、奔放,只有感性、激情及帶點神經質的個性,才能匹配寫作人這一個看似高尚的稱謂。

我時常反覆的去思量,以自己那種凡事追求客觀層面的德性,究竟應否冠以一個寫作人的名號?

寫作人是虛無、飄忽不定、淡薄名利、出於污泥而不染的一族,這是絕大部份人既定的一個原則、概念;對於我自己來說,以上的種種特質,卻並非與寫作人去掛勾,正規一點來說,應該是上帝、聖人等名詞才吻合。

哪個寫作人是沒有機心、貪念?我這樣問自己。

想當一個全職作家?想當一個專欄寫手?為何又偏要在「作家」的名號前加上一個「全職」,在「寫手」前添上一個「專欄」?

「全職」與金錢息息相關,「專欄」則等同於佔有地的一個代號;用金錢去換取佔有地,然後有名有利,這才是寫作人最終的一個依歸。

既然寫作好比一份賺取金錢的差事,去換取名利,那麼何解在工作之上我們懂得去籌備、策劃、力求完美的一種精神,卻不能將之帶進創作的領域之上?

始終沒有人會願意付出金錢去探索那個屬於閣下的內心世界。

換個角度去看,閣下真正的內心世界絕不會讓人去欣賞、發掘;一想到這裏,內心突地發毛,還是別去深究,好好的休息一下。

不明白的,始終比明白的快樂得多……

Monday, January 17, 2005

那年的風花雪月

偶爾拿起一大堆埋葬在書海之中的音樂光碟,你總得發現到一些往日哼得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勾起隱藏在內心之中的點滴前塵往事,想起了從前的任性,那時候的驕縱。

我望著這張來自張學友的名曲作品集,頓時呆了個半響,拼命地思索著在哪一段日子,自己在唱片店內瘋狂搜購的一份狂妄。

可惜結果卻永遠消失得無影無縱,最後只能焉然一笑,將它緩緩地放進唱機之內,隨著旋律的舞動,寄望它能帶自已走進時光的洪流之中。

有時候稍稍停下腳步,一下子回首一看,往往能得到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曾幾何時,我簡直為這一曲《情繫半生》而著迷。

柔弱的唱腔跟哀怨的旋律,總不似是個十多歲的小伙子用以推心置腹、百聽不厭的一首歌曲;這或許是年輕時代一種另類「老練」的表現而已。

我倚在沙發上,思緒由凌亂轉成複雜,由複雜變為完整,由完整化成清晰。

記得那年的寒冬,過得特別凍;那是我在學校內最後的一年冬天。

我還能清楚記得,當時還在求學的我,經已知曉那是我求學生涯最後的一年冬天。

妙不可言、未卜先知的「異能」,可說是當世無雙!

大伙兒拼命在籌備會考的同時,我卻背著手提光碟唱機,不停地重播著這首名曲,獨個兒的逍遙自在去也。

對於求學應試,我所持有的是一個客觀標準的方針,懂得綜合歸納每一科會考成功的機會率,然後作出一個理性不過的結論去付諸實行。

簡單一點來鋪陳,相等於放棄;會考對於我來說,實在太艱難了吧!當時我這樣告訴自己。

老師不斷苦口婆心地勸戒,一次又一次的向我解釋何謂「書到用時方恨少」,當時我可以肯定的說句,我真的理解!

「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確是句至理名言,因為必需要到了「書到用時」,才會懂得去「恨少」。

直至現時為止,我依然認同我當時的那一個想法,因為只有我這類人才能將之容匯貫通,老師卻總是要曲解「它」的存在價值,給予我一個虛無飄渺的定義;倒不如直截了當的跟我說:「書讀不成,你會有百份之三十六點七的機會,成為一個窮人!」

至少我相信數學老師的專業知識。

「書到用時方恨少」,我承認,我是這句名言字裏行間一個標準不過的反面教材。

我也承認,我是會考試場中的一個失敗者。

究竟是讀好書,還是考好試?我再分不清。

所以我只能成為圖書館內的一個常客,也只有這樣,才能彌補我當日的那份執著、狂妄。

搖頭、嘆息,路還是要繼續去走。

可能下一回,我翻起的音樂光碟,是今天在唱片店內選購的一隻,細心回味,又是另一種滋味......

論香港人拜神心態

若要論在中國人的社區內最「潮」的一種嗜好,恐怕首選拜神莫屬了!

曾幾何時,年輕一輩總是認為拜神是迷信的玩意,老人家的習慣,往往以科學求真的口吻來推翻一切;但近年間,確實逐漸在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中,看見不少少男少女誠心祈福,然後找廟祝去指點迷津,再擺出一副深信不已的模樣,最後一張張的鈔票拱手相贈!

這種與幾年前截然不同的景氣,究竟在哪一個時候開始侵入我們的思緒,蠶食我們追求客觀事實的理念﹖

突然回首一看,方才發現是我們首任特區首長上任後,這種自求多福的心態便由然而生,將一切的功過都交由上天去發落。

首先請別誤會,這不是對行政長官的控訴或針對,只不過是經歷過金融風暴,經濟衰退及疫症橫行等不利因素後,綜合歸納出普通香港人的當機立斷,於逆境中求存的不朽精神,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拜神﹖

曾經有個朋友,在金融風暴之中掉了飯碗,原本高薪厚職的他頓時感到徬徨無助,背上負資產的他失業了整整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到廟宇裡祈福,結果終於找到一份月薪六千大元的保安員工作。

又有另一位友人,預科成績強差人意,卻又想進入港大攻讀法律系,他亦到廟宇裡祈福,結果以中規中矩的成績入讀了浸大的傳理系。

不約而同,兩位友人均表示若沒有祈福作法,可能際遇會比現在還差。

很明顯,他們通過了拜神,紓發了自己本身的一些疑慮,透過誠心上香,集中精神後,清晰了對自己的目的看法,最後了解到客觀事實的真相,退而求次的確立應該去走哪一條路。

原來拜神,是一種令人在迷茫之中找到正途的最佳媒介。

當你在廟宇裡求神問卜的時候,總會發現一大堆善男信女,各自為自己的願望誠心祈求,無形中感受到一種勇於面對的熱血沸騰,既然天下間有那麼多志同道合,同病相憐的可憐人,甫一離開廟宇,便會自然感到如釋重負,再度在人生道路上折騰下去。

祈過福﹑作過法﹑求過籤,還不是要繼續的打滾下去﹖這簡單不過的道理,每個香港人都知曉;難道求支上上籤,就可以坐享其成嗎﹖聰明的香港人又怎會連這個基本的原則也不懂﹖

這樣看下去,拜神,也只不過是一種向世界無理控訴的一個藉口而已。

Sunday, January 16, 2005

我們的大班...

看畢整個領匯事件的流程,不禁生出一個疑問,領匯上市同公屋問題為何能扯上關係?一個為企業融資的問題,一個則為社會民生問題,毫無關連,情況等同於兩間公司同一個股東,一間清左盤唔等於第二間要承擔債務;房委會及政府部門經常被人阻礙行事進度,又怎能完善的服務大眾?

大班利用公屋居民阻延領匯上市,究竟動機何在?這才是我們值得深究的地方!坦白說,領匯上市可算對大眾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姑勿論房委會在政制上有何不當,也不應將之一併而言,為了聲討壞蛋而阻止壞蛋行善的行為,怎也說不通吧!

引申下去,一個去阻止壞人行善的議員,其目的大家深知肚明,無須表白,我實在想不出其他的「另類因素」,只能由衷的說句:若真的要為民請命,請切切實實地去幹,空口說白話是沒用的,從前在大氣電波中暢所欲言,無須負責任,現在肩負議員身份,可不是鬧著玩,玩弄太多花巧的招數是枉然的,你又怎可瞞騙得過聰明的香港人?

Saturday, January 15, 2005

紅灣之禍

常常聽到有人罵紅灣半島的問題,一時說政府無能賤賣,一時說環保生態,坦白說,就本人而言,我均認為政府及發展商均無過錯,且聽在下一一道來:

發展商立場:做生意的當然要以利潤為大前題,無利可圖的生意有誰會幹?別自欺欺人吧!換轉是閣下的話也選擇坼卸,生意人無利可圖又何來金錢去樂善好施,保良、東華、仁濟通通收工了!

政府立場:興建紅灣半島,原為建造一個高級居屋予平民享用,沒有錯失,又有誰會料到發展商會對地皮感興趣而向政府施壓?政府又哪敢逆發展商的意願?試想若李超人、郭氏家族、兆基先生等一聲「撤資」,香港會怎樣?頓時再度金融風暴、失業率暴升!衍生出更巨大的後遣症,我們應否為一個紅灣半島而斷送整個香港的命脈?

總括而言,現在手握大權的不是政府,是有錢的商人,這是個不變的定律,現時香港處於復原期,一旦再受經濟挫折便會玩完!說到底都是香港人自己惹的禍,拜金主義變相炒樓、炒股票,坐大了地產商的地位,現在已經恨錯難返了!